阅读历史 |

三国: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308(2 / 3)

加入书签

ao了,那么内心当然是希望他赢的。公允的说,他真的担心曹cao的想法跟张松一样,那样会后患无穷的。北国之乱是真是假无人得知,但,益州摆在这也跑不了,明知的做法是,不管你乱不乱,在关中十部的战斗打响后就要一鼓作气扑上去攻破冀州。可法正心里也清楚,曹cao更大的可能却偏偏是跟张松所想一样,先前数战皆败,天知道有没有留下什么心理阴影来。其实,从曹cao对林墨夸赞的那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,如果可以选择,曹cao是不会正面跟他发生冲突的。聪明人,往往也会被聪明所误……不过事已至此,他只是一个不被刘璋看重的不入流谋士罢了,刘璋却不拿自己当回事,就算现在跑去找曹cao将心里话说出来,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。大概率到最后关中之地都是要落入林墨的手里了啊,便是得了益州,双方的生死大战,曹cao终究是落了下风,因为战马的供给被堵死,在山地作战的防守,步兵是首选。可你要反攻中原,怎么少的了战马?

而且,进攻益州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,刘备被夹在吕布、孙策和曹cao三方势力之下,一定会趁着这个机会有所行动。东面的安丰有大山挡道,后勤不便,且是久战之地,取之无益;南面的孙策只能为友,不能为敌,除了零陵、武陵和南郡,他根本没有选择了。张松得意于自己的选择,可法正却生了一丝后悔,总觉得曹cao这艘船也在漏水。可惜啊,张松已经跟曹cao表了态了,他,没有退路了。刘备、孙策都不可怕,零陵、武陵和南郡真的丢了也能想办法,站在曹营角度看,最关键的还是北国。但愿,曹cao能做明智的选择吧。……过年了,曹cao回到了襄阳。大街小巷里都传来此起彼伏的爆竹声。这是,真正意义的爆竹声,而不是后世的鞭炮。其实,在这个时代里,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竹子放在火炭上烤,最后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,用以驱邪避祸。在荆襄这里,百姓尚算解决了温饱,黄巾结束十来年,安居乐业、路不拾遗当然是夸张了,但百姓的生活是真不错的。甚至有余粮的家庭都能在大年这一天端上来一盘饺子。饺子刚刚问世也不过两年而已,是前任长沙太守、神医张仲景发明的,味道很棒。但,将军府内的曹cao却没有欣赏这份佳肴的心情。“张辽被要求驻守邺城,这是名为驻守、实为软禁啊。再加上,崔娴也死了,急病致死……”曹cao冷笑了一声,低头看着台案上的地图,喃喃道:“北国,应该是真的乱了。”让曹cao真正相信北国乱了的,从来不是吕布遁走徐州,也不是郭图大肆铲除异己,甚至不是张辽被软禁这件事,恰恰是崔娴的死。这件事,正好说明了这一系列的事件都不是迷雾,而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。其他的事情,林墨都可以作假,偏偏崔娴这件事他做不得假。崔娴是什么人,身背血海深仇,要致林墨、吕布于死地的存在,出发前只提了一个要求,事成之后赵云也得死,曹cao答应了。不管是身份的隐秘性,还是本身的任务,都证明林墨是不可能轻易把她挖出来的。即便是这个阶段的曹营,除了核心的几个人,也没有人知道她的任务是什么,连崔家都不知道。退一万步说,林墨真就是从她身上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,也断不会直接就痛下杀手,理智的做法应该是慢慢挖出她的目的,以图将计就计。现在,她死了,死的这么蹊跷,这么突然,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,她的确是离间了吕布和林墨,并且,让林墨迁怒于她,大概觉得只要她死了,情况或能好转?除了这个原因,曹cao想不到其他可能了。事实上,就连设下此计的郭嘉也是这么认为的,崔娴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死了,以林墨过去行事的风格,如果不是迁怒,那么,崔家不死上百十号人根本说不过去。可事情过去已经有些日子了,崔家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株连,而且,崔娴对外的宣称也是急病致死的。即便是林墨心境再稳,他吕布总也没这么淡定。一个可以为了张杨的死千里追杀的急性子,能够这么稳得住,他可不信。“现在盛传林墨要培植自己的力量,让赵云取代张辽的地位,其实这确实是有可能的,根据这些年的情报来看,赵云、颜良、文丑、徐盛、徐庶这些人,甚至包括刚刚倒戈的满宠,太行山上跑下来的张燕,都是林墨的力量。说现在要夺位,时机上也说的过去。”程昱接过话茬分析了起来。“如此说来,现在最好的办法,就是隔岸观火,任由林墨在这条路上走远一些,等到吕布那批老部下忍不住跳出来的时候,北国两派的斗争就会从暗转明。”说完这番话后曹cao就看向了郭嘉和荀攸。二人也是默契的对视了一眼后皆是颔首点头,当然,说话还是郭嘉为代表的,“司空,那就,先取益州吧。”如果没有崔娴的存在,他们的看法一定是不管吕林翁婿矛盾真假,一定要趁着他进攻司州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的。但现在,崔娴的死让他们坚信,林墨的的确确是与吕布闹翻了。现在,黎阳尚有六万军驻守,攻克难度太大,而且,一旦陷入生死危机之中,谁也不能确保他们会不会同仇敌忾。既然是笃定了他们内讧,最好的办法确实是弃之不理,任由这份矛盾升级。毕竟,林墨现在的心思也算是路人皆知了,频频的让赵云在战场立功,就是要拉起足够的威望,加之以北国军为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