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52章沾了李云龙的光丁伟也升官了(3 / 4)

加入书签

;&esp;刘福明此言一出,有了明显的对比,在场的工程师才被震撼到。

&esp;&esp;张继明立即作出了计算:“年产万吨炸药,岂不是一天最少产2739吨,十斤的炸药包都能装两万七千个,我的天哪,这是真的?”

&esp;&esp;年产万吨级的炸药厂,在美国也是大厂子了。

&esp;&esp;别说机器有多少,够不够先进,就说万吨炸药厂需要的原料,也不是八路军目前能够供给上的。

&esp;&esp;知道的越多,他越是难以相信。

&esp;&esp;刘福明一开始也不相信,但原话是王政委说的,还是旅部的周参谋亲自跑一趟来转达。

&esp;&esp;这还能有假?

&esp;&esp;“我今天来告诉各位,就是因为机器已经在路上了,但还缺乏能够操作机器的人。

&esp;&esp;上级命令我们抽调一只精干的团队,前往中条山建立新的兵工厂。

&esp;&esp;而且,不仅是一个万吨级的炸药工厂,还有两条子弹生产线,一个铜矿厂。都要立即建立起来。

&esp;&esp;在未来,还会有更多的机器运进来,建立不逊色于日本人的兵工厂。

&esp;&esp;让我们的战士人人都有枪,都有足够的子弹,来对付那些可恶的侵略者。”

&esp;&esp;建设新的兵工厂,不仅仅是为了生产武器弹药,还跟抗日大业挂上了钩。

&esp;&esp;刘福明的一番话,立刻激发了工程师们的热情。

&esp;&esp;“我愿意报名去。”

&esp;&esp;“刘厂长,算我一个。”

&esp;&esp;张继明同样非常感兴趣,如果一个成体系的兵工厂,在他的手中建立起来,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。

&esp;&esp;还能给抗日大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,也是他归国,利用自身专业报效祖国的初衷。

&esp;&esp;“好好,我们都去。”

&esp;&esp;刘福明把这些人叫来,本来就是看中了他们的技术能力。

&esp;&esp;此时所有人都积极的愿意参加,那是再好不过了。

&esp;&esp;“各位同志先回去收拾一下行李,由于要等候一部分采矿机器的运输,我们要明天一起出发。

&esp;&esp;刚才我宣布的事情,还请各位同志保密。”

&esp;&esp;“明白了。”

&esp;&esp;工程师各自离去,刘福明却叫住了张继明,显然还是有话要说。

&esp;&esp;在办公室,他先为张继明冲了一杯速溶咖啡,“你听说过袁朗这个人吗?”

&esp;&esp;张继明点了点头,虽然他一心扑在机械上,很少关心兵工厂以外的人和事,但也还是听闻过此人。

&esp;&esp;小到冲锋枪和午餐肉罐头,大到坦克和大炮,此人都能搞到手,还能搞进来。

&esp;&esp;给八路军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。

&esp;&esp;影响力非常之大,总部首长称赞他,一个人顶得上一个师团。

&esp;&esp;张继明最近在研究的,就是袁朗提供的波波沙冲锋枪。

&esp;&esp;兵工厂想要仿制这种火力凶猛的武器,在某种意义上充当轻机枪的作用。

&esp;&esp;刘福明说:“这次年产万吨炸药厂的机械,以及两条子弹生产线,都是袁朗提供的。现在你明白了吧。”

&esp;&esp;张继明恍然大悟,他刚才还琢磨,那么些机械就是日本人在东北的兵工厂都不一定有,八路军是怎么搞到手的呢。

&esp;&esp;是袁朗提供的,那就说得通了。能搞来大量的军火,搞来生产军火的机器就不那么稀奇了。

&esp;&esp;“看来,咱们八路军是真的要拥有一个大型的兵工厂了。”

&esp;&esp;刘福明说:“没错,所以上级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。中条山分军区发来电报说,机器将于七天后到位。

&esp;&esp;现在的头等大事,就是兵工厂要建在什么位置?

&esp;&esp;既要考虑生产,也要考虑在敌人的围剿下保护。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”

&esp;&esp;“厂长您的意思是?”张继明听出话音来了,叫他来,肯定是跟他有关系。

&esp;&esp;刘福明:“对于一个大型兵工厂,我们的脑海里都没有一个概念,选址就更别说了。

&esp;&esp;你在美国的大型兵工厂干过,经验丰富,所以现在征求你的意见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