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伪造的良民证加几张钞票,这一次袁朗和魏和尚顺利的进了城。 &esp;&esp;路上耽搁了一会,天色已经暗淡了。 &esp;&esp;“老板,咱们先找家饭店填饱肚子吧。” &esp;&esp;魏和尚拍了拍自己的肚皮,表示他已经很饿了。 &esp;&esp;主要是中午那顿只吃了个半饱。 &esp;&esp;他要是吃饱的话,那点饭菜,别人就别">
阅读历史 |

第360章水、旱、蝗、汤河南四荒(1 / 4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伪造的良民证加几张钞票,这一次袁朗和魏和尚顺利的进了城。

&esp;&esp;路上耽搁了一会,天色已经暗淡了。

&esp;&esp;“老板,咱们先找家饭店填饱肚子吧。”

&esp;&esp;魏和尚拍了拍自己的肚皮,表示他已经很饿了。

&esp;&esp;主要是中午那顿只吃了个半饱。

&esp;&esp;他要是吃饱的话,那点饭菜,别人就别想吃饱了。

&esp;&esp;袁朗要办的事也不急于一时,目光扫过街道上的招牌,最后落在了一家还算气派的。

&esp;&esp;“东来顺驴肉馆,这家看着规模还不错,就它了。”

&esp;&esp;二斤酱驴肉,一个爆炒驴肉,再加十个火烧,一壶小酒。

&esp;&esp;店里吃饭的客人并不多,只有零散的三两桌,他们要的菜很快上来了。

&esp;&esp;袁朗夹了一片酱驴肉尝了尝,味道不错挺正宗的,他就好这口。

&esp;&esp;通过菜对这厨子的手艺,有了几分了解。

&esp;&esp;他把掌柜的叫来:“掌柜的,有没有驴三样啊?”

&esp;&esp;掌柜的也幽默:“客官您来晚了,上一头驴的驴三样早被人吃了,下一头驴,我还不知道在哪呢!这驴三样自然是没有了。”

&esp;&esp;袁朗一听就顿时明白了,这店里的生意不好,肉卖不出去,就没必要买驴杀驴了。

&esp;&esp;都是被日本人这个税那个税给逼的,老百姓成穷鬼了,没钱来下馆子,饭馆的生意不好,可不就是嘛!

&esp;&esp;袁朗打发走掌柜,拿起筷子才发现半盘酱驴肉没了,魏和尚抓起一摞,就跟啃馒头似的硬啃。

&esp;&esp;“和尚,注意点吃相,到了城里咱有钱不怕吃,可你注意点形象,别给我丢面子。这让别人看见,连我一块都消化了。”

&esp;&esp;“嘿嘿,俺不是听掌柜说没肉了嘛。”魏和尚傻笑不改,就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,把肉往嘴里塞。

&esp;&esp;“掌柜的,再来三斤酱驴肉。”

&esp;&esp;袁朗把大洋拍在了桌上。

&esp;&esp;“好勒。”

&esp;&esp;直到伙计把三斤酱驴肉端上桌,和尚才放弃了那种胡吃海塞的吃法。

&esp;&esp;袁朗喝着小酒吃着小肉,享受美食的滋味儿。

&esp;&esp;隔壁桌两位身着绸缎衣裳的富商,谈论的话题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
&esp;&esp;“老黄,这个月你收了十万斤的粮食,这囤货的量可有点大呀。”

&esp;&esp;“这有什么好稀奇的,今年干旱,粮食涨价,明年要还是大旱,我屯粮食可就发大财了。”

&esp;&esp;“不对,你家的三个粮仓早该囤满了,你不可能只进不出,肯定是把粮食倒卖出去了,让我猜一猜,是不是通过日本人的渠道?”

&esp;&esp;袁朗扭头看了一眼,被问到的老黄一张圆乎乎的胖脸,看上去人畜无害。

&esp;&esp;这还是个给日本人干事的?

&esp;&esp;老黄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,压低声音说:“真是瞒不过你啊!

&esp;&esp;我听说,日本国内已经出现粮食紧缺了,油盐米柴,都是按人规定份额,限量购买。

&esp;&esp;你要有路子,把粮食运到港口,就有人收,价格能翻一番。”

&esp;&esp;对桌的男人摇了摇头,把粮食从山西运到港口,只有陆运。

&esp;&esp;组建大车队运粮,且不说人吃马嚼,一路上日本人的关卡就能把货吃光了。

&esp;&esp;另一个办法就是弄火车皮,粮食通过铁路运到天津卫港口。

&esp;&esp;看起来容易,可铁路是日本人控制的,在日本人那里没有点硬关系,甭想干成这差事。

&esp;&esp;这买卖,他做不了。

&esp;&esp;大量的粮食,挑动了袁朗敏感的神经。

&esp;&esp;粮食问题不是小问题。

&esp;&esp;八路军没有吃没有喝都得自己想办法。

&esp;&esp;分军区扩张到了一万多人,一个人一天就按一斤粮食算,就要吃掉一万斤的粮食。

&esp;&esp;山里面粮食产的少,老百姓自己的都不够吃。

&esp;&esp;山外面,日本人大搞封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