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43(4 / 6)

加入书签

:“罗龙生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,虽然比不得北府军的那几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少帅大将,但要指挥个几千,上万人的军团,击破一路妖贼军队,还是有这个本事的,只不过,他全无背景,投军时又是先投了桓玄的楚军,其实十几年前他就是军主了,可是桓玄的龙椅还没坐热就给推翻,他在荆州留守,见势不妙就转投了鲁宗之,所以他不是鲁宗之的嫡系,自然得不到重用,这些年来,鲁宗之只是割据雍州,对外几乎也不发动战事,这罗龙生自然得不到什么升迁的机会,我这回让他来投靠你,其实就是给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,所以他才会这么爽快地就答应了呢。”

庾悦还是有些不太放心,一边点头,一边说道:“可是,人是会变的,罗龙生转投我们之后,就象你之前说的刘牢之那样,是不断地要对他以升官来利诱,以架空他手下来控制,我们有这种控制他的能力吗?他要是不放弃手中的军权,以后尾大不掉了怎么办?”

陶渊明微微一笑:“他跟刘牢之不一样,刘牢之其实第一次被罢将离军,回到老家当个地主的时候,也是乖乖地交出军权了,如果不是后面王恭再次起用了刘牢之,他是掀不起什么浪的,当然,如果我们做得漂亮一点,让罗龙生能当个郡守,或者说到京城当个闲官,他应该更会满意,毕竟,他不象刘牢之那样,投军之前就有几千部下,当过山大王,习惯了那种一呼百应的拥戴。”

“而且,罗龙生并没有刘牢之的那种能力,他治军和作战的本事只能说是中规中矩,合格的水平,主要是因为有了你们庾家的财力与后勤能力后,可以迅速地招收大量的散兵游勇,拉起一支队伍,而如果这个队伍变成了一个大州的军团级别,那罗龙生是不太适合当这个军团之主的,到那时候,庾公你恐怕还要另寻良将啊。”

庾悦的心中一动:“什么,你是说,到时候我还要找别人来掌军?你这里有人选吗?”

陶渊明平静地说道:“现在说这些还太早,但这个人选,应该是从北府军里的少将少帅们中间出,你可以向刘裕请求,就说要由他来帮你派遣一员大将,接管军团,镇守豫州,为北伐作准备,千万别说这是你庾家的军队哦。”

弃家为国指挥枪

庾悦冷冷地说道:“你这又是何意?我好不容易拉出的大军,你要我双手送上给刘裕?那我们还要折腾这些做什么。”

陶渊明微微一笑:“这是到时候能保住你军队的惟一办法,刘裕如果想夺你的军队,那有的是办法,最简单的一条,就说平定妖贼,天下太平,需要休养生息,散兵回家,各军团都要大大地裁撤,难道你的这个军团,可以独善其身,完全保留吗?”

庾悦的头上冷汗直冒,咬牙道:“我,我这里不一样,如果我拿到了豫州刺史,这,这里可是临接着后秦和北魏,还有大量的盗匪和强盗,我需要将他们剿灭,重新平复豫州之地,这好不容易组建的军团,万万不可以裁撤,至少,至少不能大部分裁撤。”

陶渊明笑道:“可问题是你的这支军队里本就是以盗匪和强贼们为主啊,要是刘裕有心要夺你之军,那肯定会派人摸清这军中众军士的底细,要问他们从何而来,户籍何处,家中有哪些人,请问你庾公到时候拿得出来吗?要是拿不出来,这些来历不明的人,岂不是需要最早裁撤,打散编制分迁各地的一批?”

庾悦长叹一声:“难道他刘裕就不撤军了,就不淘汰部下了?哼!要我撤军,除非他先把自己的兵给裁撤了!”

陶渊明哈哈一笑:“可以啊,他当然可以裁撤部下,本来他的兵都是京口人,都是江北人,打仗才临时组建,打完后,本就是放兵回家,给了赏钱后回去种地,继续当大晋的农人,百姓,而立了功得到爵,当上军官的这些老兵们,则可以留在军营中,作为平时的常备力量,继续操练,刘裕的休养生息,可以让军队看上去减少个七八成,但一旦他想要打仗,随时可以把忠于他的这些各地军户,世兵们再招进来,请问庾公,你有这种一个月内,再重组你未来的豫州军团的能力吗?你怕是连你的这些部下如果解散后,会去哪里都无法查到吧。”

庾悦咬了咬牙:“这么说,我以后只能继续顺从刘裕,再无反抗他的可能了?要是我手里连兵都没有,这个刺史也只是个单车刺史,一个空架子,他随时可以把我罢免,赶走呢,那我还折腾个啥?”

陶渊明笑着摆了摆手:“庾公,你应该了解刘裕,越是跟他对抗,越是想保留自己的军队,他才会对你越不放心,越是要夺取或者解散你的军队,但反过来,如果你能主动交出军队,表现出对刘裕的忠诚,就象你以前那样,只想要你庾家的子侄们立功得爵,只想混军功,等军功到手后,那就回归庄园,甚至连个豫州刺史也不要表现地志在必得,这种时候,刘裕反而不太好意思要夺你的军队了,你如果提出这支军队是大晋的,也是要保卫豫州,但一时间缺乏一个领军良才,需要刘裕派一名将来统领,那你的机会就来啦。”

庾悦瞪大了眼睛:“此话怎讲?你说的我要找个名将来当将军,为我掌军,难道是指望刘裕派来的人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