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46(5 / 6)
刘道规平静地说道:“我为国办事,执法如山,问心无愧,要说人证,现在庾悦旧部的两千将士,都可以作证。”
刘穆之疑道:“不是三千部下吗,怎么是两千将士,难道…………”他忽然想到了什么,叹道:“看来马头之战,我们虽然胜利,但损失也是惨重啊,作为最后出阵的援军,都有这么大的损失,其他部队就…………”
刘道规的眼角隐然有泪光闪现,声音也有些梗咽起来:“马头一战,我军阵亡就达万人以上,几乎人人带伤,这一战,是将士们用命拼来的,正如你所说,连最后来援的朱超石所部,这些江州将士们都损失三成以上,象檀韶部下的武陵蛮兄弟,更是几乎全员战死,两千多人马只活下来十几人,所以,我们能说这些江州战士是骄兵悍将,哗变逐帅的不义之人吗?”
刘穆之郑重地摇头道:“当然不是,他们是大晋的好将士,好男儿,这点,我一定会为你作证,为他们请功的。”
刘道规幽幽地说道:“他们来从军报国,不是象庾家子弟那样,只想混个军功,我之前就说过,这些人都跟妖贼有血海深仇,来了是想杀贼报仇的,并不图什么,庾悦恰恰是不明白这些军心,不知道如何利用,所以才会浪费了这么好的一支部队,我夺他之军权时,开始并不知道这些情况,只是觉得朱超石论将帅之才胜过他,是想让朱超石当庾悦的副将,代他指挥的,没想到,朱超石刚到军中,这些将士们自己就哗变,驱逐庾悦了。”
“事后庾悦和这些管事回到江陵后,王镇之亲自审讯了这些小人,那些为非作歹的记录,让王镇之都震怒了,全军上下,甚至江陵城的军民们,无不切齿愤怒,在这种艰难时刻,还有这种小人在祸国乱军,我当时若不杀他们,则无法安抚民心,无法维持士气,只怕连江陵都会人心浮动了。而人心齐,众志成城,才是我们能在这一年多时间内坚持下来的最大原因!”
刘穆之点了点头:“现在是战时,非常时期,你作为征西大将军,节制豫州以西诸军事,有生杀予夺大权,别说斩杀这些通敌叛国,乱军惑帅的小人,就是把庾悦都斩了,也是份内之事,若是有人借机发难,寄奴和我一定会为你作主的。”
刘道规叹了口气:“也正是因为要正人先正已,所以,不止是斩杀了这些小人,就连我的卫士,在荆州的江陵市集上趁机拿走了百姓的竹席,也被我下令斩杀了,我们这些人,位高权重,身边难免会有作威作福之人,他们祸害了百姓,百姓只会恨我们这些当官的,当将的,民心一失,那我们的天下,还坐得稳吗?”
妥协方为治国本
刘穆之正色道:“是的,民众才是我们国家的根本,军队是我们国家的柱石,民心和军心一失,则国将不国。庾悦的这些手下不仅是倒卖军粮,欺压士卒,而且还勾结妖贼,引发民愤,是必须要果断处斩的,只是,你这里需要保留好足够的证据,做成铁案,以后才无人拿此事做文章。”
刘道规沉声道:“全城的百姓,还有供词都在这里,料也不会有人敢就此事发难,至于庾悦,他并没有参与这些罪行之中,但他御下不严,自己贪图安逸享乐,而且纵容了这些手下的犯罪,所以最后也要被我拿下,收押在江陵的驿站,我没有把他下狱,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。”
刘穆之的眉头一皱:“你没有把庾悦下狱,但也不应该让他就在驿站,他可以接触到很多外人,也许会有变数呢。”
刘道规摇了摇头:“庾悦这时候是不太可能想逃跑的,天师道一退,也没有什么外力可以助他。我本来是准备在打完仗后处置他,派兵把他送回建康,现在你到了,那这些就不成问题,可以移交给你处理了。”
刘穆之摆了摆手:“我这次是秘密前来,并不想声张,刚才就是对檀道济和王镇之,我也要求他们严格保密。庾悦之事,暂时放在一边,他的部下现在全部归朱超石统领了,你以后准备把这剩下的军士如何处理呢?”
刘道规勾了勾嘴角,说道:“我准备跟庾悦各退一步,妥善处理此事,他不得向这些军士的家属泄愤报复,而是要把他们送回到荆州一带,我让朱超石统领这些军士,以后帮他们改名换姓,在荆州这里落户安家,想要当百姓的就分给土地,回家务农,想要继续当军人的,就落籍世兵军户,以后继续从军,不过,他们的档案和姓名,要改去,以免得以后不必要的麻烦。胖子,这件事你是否可以帮我行个方便?”
刘穆之沉声道:“一般只有奴隶和战俘,立了功后是允许改名换姓的,你要给这两千人这样做,有必要吗?”
刘道规叹了口气:“他们的事,虽然出于正义,但毕竟是以下犯下,以奴背主之举,只怕庾悦和其他的世家是不能允许开这个头的,事后必会算账。所以,我想要以这些人的哗变是为了处置军中的奸细为理由,把庾悦被绑之事,说成是那些左右之人想要作乱,绑架他,而他的部下家丁们及时解救了他,最后朱超石接管军队,把庾悦也送回江陵养伤。这样大家都有面子,表面上可以和解。”
“但正如你所说的那样,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