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64(6 / 7)
与鬼神的口粮。”
黑袍笑道:“原来如此,以前我们还一直以为周国是靠着捕获同族的羌人,献给商朝作为祭品的,现在才知道,他们对同族的西羌还是加以保护,真正交给商朝的,还是以鬼方与犬戎这些北狄部落族人居多。那么问题就来了,商朝的人祭中,有大量的羌人,甚至是数量最多的,这些羌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?”
老祖勾了勾嘴角,说道:“当时的关中,关西的诸部落,是互相攻击,互相捕猎献俘的,象赢部落更喜欢跟犬戎呆在一起,去攻打西羌部落,崇国也是打相对较弱的西羌部落较多,商朝这里的羌人俘虏,多是这些关西诸侯们捕捉的,当然,历代崇候每次借献俘的机会,也会跟商王暗中再提周国和羌人勾结一气,图谋不轨的事,但这时候的商军都不太可能出动了,这种话也只能听了当没听到一样,对于商王,对于邪天帝来说,只要有足够的人牲祭品,管他是怎么来的呢,很快,连平定并州诸戎狄的事,也要交给周伯季历了。”
黑袍瞪大了眼睛,讶道:“什么,连在并州打仗都要交给季历指挥了?这邪天帝和文丁是昏了头吗?给了周伯季历整个关中还不够,并州也要给他?”
老祖平静地说道:“在你看来这是让季历得到更大的收益和好处,但在商王文丁和邪天帝看来,在并州作战,周军要劳师远征,本地也没有西羌部落联盟这样的盟友,商军控制的晋西南城邑,可以选择应付了事地给周军一点补给,也可以选择不给,但不会出兵相助,这样一来,让周军在内无粮草,外无盟友的状态下,在晋中,晋北这些戎狄强大,连商军都不能轻易战胜的地方,与方戎,召戎这些强敌对拼,就算周军能取胜,也会脱一大层皮。”
斗蓬笑道:“这听起来就象是在商朝预设的艰难战场上,让周军去苦战,以削弱其实力,即使战胜,也无法在并州之地立足,占地,这是跟在关西之地不一样的,看来文丁是想借刀杀人,干脆让并州的蛮夷,灭了周伯季历啊。”
黑袍的眉头一皱:“可是最后也没把季历给灭了,史书上对此事只有很少的几句话纪录,就说季历后来大胜并州戎狄,俘虏数名戎狄首领,数千族人,还为此特地到朝歌去向商王文丁献俘呢,这中间,出了什么意外吗?”
仁义大法平并州
老祖冷笑道:“其实,也不叫有什么意外,只不过,周国这次的出兵并州,得到了两股意外之力的相助,这第一股,是当年周太王古公檀父被犬戎所逼,被迫逃亡时,部落一分为二,他的长子和次子太伯与仲雍,到了晋西南的周部落起源封地一带,站稳了脚跟,建立了虞国,几十年没有见的三兄弟,这回再次重聚了,虽然虞国比起此时的周国来说,要小了很多,但可以在周军东征时,提供粮草与情报,毕竟,他们在晋南地区,也过了几十年,对并州的各路戎狄的情况,还是非常了解和熟悉的。”
黑袍笑道:“差点忘了这一出了,原来还有个虞国亲戚在并州呢,而且跟周伯季历还是亲兄弟。”
老祖正色道:“太伯此时已经病逝,他没有儿子,这个虞国的国君之位,到了仲雍的手上,在史记里误记载的太伯仲雍奔吴,其实说的是这个虞国,到了后世商纣王时期,虞国有子孙随着商纣王的东征大军到了淮河一带与东夷作战,听说商纣王被周国所灭后,这些远征的虞国子孙回不去了,于是干脆南渡长江,到了江南,在这里建立的吴国,这两件事被后世史家混为一谈记录下来了,因为毕竟周国的亲戚没有支持周国灭商,这显得周国也并不是那么天下人皆支持呢。”
斗蓬叹了口气:“为尊者隐,为尊者讳,选择性地用史料,这也是史官的一大特色了,凡事立场先行,尤其是儒家一家独大后,对于宣扬自己的价值观有利的史料则大书特写,对于自己的那套儒家价值观不利的事情则不纪录,就象三皇五帝的禅让之事,充满了血腥与阴谋,但在儒家史官的笔下,就成为一片祥和的古圣先王,这历史的真相,只有象老祖说的那样,我们成了神,飞升得道后,才能知道真正的本源啊。”
黑袍勾了勾嘴角:“所以,今天是难得的听老祖讲述我们天道盟来历和上古历史的机会,过了今天,还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会,老祖啊,你说助这周军打胜仗的,一个是虞国的亲戚,另一个又是谁呢?”
老祖微微一笑,说道:“另一路,则是之前被商军痛击过的召方戎狄,他们是北狄的一个大部落,实力强大,在融合了一些鬼方部族之后,成为并州地区的一大势力,蟠踞在晋中一带,时而山居,时而出山在平原游牧,商军进剿过他们多次,劳师伤财,虽然重创过召戎,但是无法将之消灭,根除。”
“但另一方面,召方戎狄的日子也不好过,给商军经常打得逃进吕梁山中,无法在水草丰美的晋中平原游牧,这些游牧蛮夷,如果离了草场和水源,进了大山之中采集或者是打猎,那时间一长,族人自己都会受不了,离开部落。”
“于是召方的首领也很头疼这个问题,他们与商朝,商军打了几十年的仗,不少首领都落在商朝手中成为祭品,可谓血海深仇,就算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