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(1 / 2)
&esp;&esp;暖阳从头顶缓缓西斜。
&esp;&esp;李泰养尊处优十五年,哪里吃过下地劳作的苦。不多时,他两只白嫩的手便刮破了,上好的裤脚和衣襟前,也都沾满了浇水时溅起的泥浆。最痛苦的是摘除根部老叶,必须得弯着腰蹲在地上。
&esp;&esp;实在是为难他这种身材!
&esp;&esp;这一整日,兕子只搬个小凳,坐在一旁吃烤栗子看着。
&esp;&esp;李泰倒是也有自己的傲气,黑着脸一声不吭做完了农活,总之就是不打算跟妹妹求饶服个软。
&esp;&esp;于是,这兄妹俩开始较起劲来,一有空就往南山跑。兕子将日常照料番茄的农活几乎都丢给了李泰,而李泰也从起初的两眼一抹黑,到熟练吊蔓、绕蔓、整枝打杈。
&esp;&esp;双方都觉着自己特别牛掰!
&esp;&esp;这情景一直持续到半月之后的年根底下。
&esp;&esp;李二陛下终于看不过眼,暂且叫停了两头倔牛的对峙:“再有日就要守岁迎新年了,你们还记得吗?朕还当你们要在南山扎根了呢!”
&esp;&esp;兕子被这话一提醒,骤然回神
&esp;&esp;,欢喜道:“对哦,要正旦啦,兕子又能长大一岁!”
&esp;&esp;她又摇摇脑袋,拍着帝王的肩膀叹息:“耶耶又老一岁,不难过哈。”
&esp;&esp;李二陛下被这副故作老成的模样一逗,真是又好气又好笑。索性将人从自己肩头拎下来,揪了揪耳朵。
&esp;&esp;“胡作非为。”
&esp;&esp;兕子把脑袋递过去,撒娇一样接话茬:“为……为所欲为!”
&esp;&esp;李二陛下:“……”
&esp;&esp;你还搞上接龙了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晃眼便是岁除夜。
&esp;&esp;今年正逢上一场大雪,整个京大内皆是银装素裹,和着殿廷中一整夜不灭的灯珠,遥遥望去,仿若宫阙镶嵌在星河中一般。
&esp;&esp;李世民赐宴群臣之后,便醉醺醺的赶回了立政殿。
&esp;&esp;他答应了几个小的要一同守岁,也不知孩子们这时辰睡着没有。
&esp;&esp;李世民唇角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,掀起皮帘进去——
&esp;&esp;殿内欢声笑语一片。原是兕子学了外头瞧来的昆仑奴小把戏,逗得几个兄弟姐妹开怀大笑。
&esp;&esp;长孙皇后将刚睡熟的新城公主交给乳母,抱去偏殿。这才掩唇附耳:“城阳原先已经困了,兕子不许她睡,说是守岁才能保一年康健,愣将人哄精神了。”
&esp;&esp;李世民打眼瞧过去,被小丫头古灵精怪的样子逗得一乐:“罢了。今日岁末,叫她们好好问玩闹去吧。”
&esp;&esp;食床边,兕子撅着屁股蜷成一团,带着城阳、李治几个玩起了时下流行的对局、探钩等小游戏。
&esp;&esp;太子李承乾就笑吟吟坐在旁边,时不时帮城阳一把,气得李治差点儿掉金豆豆。
&esp;&esp;李泰难得没有嫌弃这个幼弟,往他身后一坐,不耐烦道:“哭什么。这不是有我在边上吗?”
&esp;&esp;李治登时不敢哭了,一副见了鬼的表情。
&esp;&esp;倒是兕子嚷嚷起来:“啊,你们赖皮!城阳有大兄帮,雉奴有青雀帮,只有我孤零零一个人!要是大姊姊也回家来就好了……”
&esp;&esp;帝王夫妻将这一幕看在眼中,互相对视后,都深感欣慰。
&esp;&esp;李二陛下顺着兕子的话叹道:“若是长乐也在,我们一家便能过个团圆年了。”
&esp;&esp;他忽然有些后悔,若没有将那孩子早早嫁入长孙家便好了。也不知长乐如今……是否过得快乐?
&esp;&esp;一阵清风,带来院中红梅扑鼻香气。
&esp;&esp;李二陛下收敛思绪,起身牵着长孙皇后的手,往书房那头走去:“许久没有写诗了,今日佳节,观音婢,来帮朕磨墨。”
&esp;&esp;这话一出口,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。
&esp;&esp;五个小的都不玩了,推推搡搡,一个挨一个挤在了书桌边上。兕子还嫌弃青雀占了太多地方呢。
&esp;&esp;李二陛下在这叽叽喳喳的热闹中,与妻子相视一笑,提笔写下一首《守岁》1:
&esp;&esp;“暮景斜芳殿,年华丽绮宫。
↑返回顶部↑